青光眼的治療

青光眼的治療包括藥物、雷射及手術治療,不同類型及病因的青光眼有不同的治療方針。

藥物

藥物的治療包括眼藥水、口服藥及針劑。

針劑用於急性期需快速降低眼壓時,但要注意對腎臟病患者需謹慎使用;口服藥也就是利尿劑,服用之下會出現手腳麻木感,停藥後就會消失,通常只會短暫地使用;眼藥水主要藉由減少房水的分泌或增加房水的排出以降低眼壓,目前有數類不同的藥物,醫師會根據病情加以調整使用。

藥物當然有它的副作用,一些局部眼睛紅或刺激感的症狀,通常在點藥一段時間後會適應;有些藥物會有相對的心肺方面的影響,若有心臟病、氣喘等肺部疾病,必須告知眼科醫師以調整藥物。

除了一部分的青光眼有機會停藥,大部分的青光眼一旦開始治療,終其一生必須長期規律地使用眼藥水。

有些患者會自行停藥、調整點藥次數或不規律的點藥,如此只有可能會讓視神經惡化的機會增加。若點藥後有任何的不適感或疑問,務必告訴眼科醫師,以作藥物的調整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向。

點藥時必須注意不要讓瓶口碰觸到眼睛,以免傷及眼睛造成破皮,且會使得眼藥水變質。點藥後,有一部分的眼藥水會經由鼻淚管流到鼻腔及口腔,之後再經由黏膜吸收到全身,因此,為了減少全身的副作用、增加眼藥水停留在眼睛的時間,建議在點藥後,按壓眼頭鼻淚管通道五分鐘,如此也可以減少口腔的苦澀感。有些患者需要點一種以上的青光眼藥水,則兩種藥水至少應間隔五分鐘以上,以免藥水稀釋流出影響藥效。

雷射

雷射的目的也是為了降低眼壓。雷射的施行只需局部麻醉,沒有傷口,不影響日常生活。

隅角閉鎖性青光眼需施行雷射虹膜造孔術,有助於阻斷房水循環阻塞現象,尤其是急性發
作的患者,在眼壓降低後需儘快施行,以避免急性發作的機會,另一眼產生急性青光眼發
作的機會亦高,需施行雷射以預防。

雷射小樑整形術可用於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但降壓效果不如手術明顯,且隨著時間可能出現降壓效果遞減情形,需要再次雷射。

對於某些不適合手術患者、藥物控制效果不好、或想暫停青光眼藥物使用的孕婦等,是可考慮的輔助治療。

若因眼壓升高引發疼痛難耐且視力極差或不適合接受手術的情況下,可施行睫狀體雷射破壞術或冷凍治療,將產生房水的睫狀體組織破壞,以降低眼壓,減輕疼痛不適症狀,若已失明,可併行眼球後酒精注射,以降低疼痛感。較常用的是經鞏膜二極體雷射,另外,目前有內視鏡雷射系統的發明,不像經鞏膜雷射是由眼外施打的雷射,這種方式經由內視鏡,可直接目視睫狀體施打雷射,較容易準確及定量的施打,但屬於眼內手術,亦需考慮相對的風險,可考慮在白內障手術時同時進行。

手術

手術治療是重造一條排水通道以降低眼壓,通常是在藥物或雷射治療無法控制眼壓在理想的目標,或患者無法耐受藥物的副作用時,可考慮進行手術。

最常進行的是濾過性小樑切除術,手術的成功率隨著病因而具差異性,在虹彩炎性、新生血管性、或以前接受過青光眼或相關眼球手術者,由於較易產生疤痕組織增生阻塞排水通道,而使手術較易失敗,成功率相對較低,目前可在手術中併用抗纖維細胞增生藥劑,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手術的相關風險包括發炎感染、出血、術後低眼壓等。

此外,對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可考慮儘早施行白內障摘除手術,由於這類患者的隅角處較狹窄,有報告指出,在白內障術後眼壓大多會降低。另外,對一些頑強性青光眼,可進行引流管植入手術。

glaucoma
( 雷射虹膜造孔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