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檢查

青光眼的評估及檢查包括

1. 完整的病史詢問:尤其是青光眼家族病史、內科相關疾病、服用的藥物、中藥的使用、外傷病史等。

2. 視力檢查:在疾病的初期視力不會受到影響,隨著疾病進展,即使到了後期視神經病變僅剩下中心視野時,看得到的範圍仍可能有1.0的視力,若神經更進一步的損傷,最終會導致失明。因此,視力好並不能代表青光眼控制得好。

3. 細隙燈檢查:檢查眼睛構造,有無發炎、白內障、新生血管病變等表現。

4. 隅角鏡檢查:區分隅角是開放性或閉鎖性,及是否有相關續發性病因表現。

5. 眼壓測量:有氣壓式及接觸式,檢查時必須放鬆勿憋氣,否則會導致眼壓偏高誤差。

6. 角膜厚度測量:由於臨床上常用的眼壓測量方式屬於間接式量得眼內壓力,量到的眼壓會受到角膜厚度的影響,若角膜較厚會使得眼壓假性的偏高,較薄的角膜測得的眼壓會假性的偏低。

  例如 : 做過近視雷射的患者,角膜會變得較薄,這時量到的眼壓若在正常青光眼 -GLAUCOMA 8範圍的上限,則真正的眼壓其實已經過高。因此,在臨床上量到超過正常的眼壓,不代表一定有青光眼,眼壓正常也不代表沒有青光眼。

7. 眼底鏡檢查:檢查視神經盤是否有異常表現,凹陷是否過大。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由於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死亡,神經纖維變薄,會表現出視神經盤凹陷逐漸變大的情形。

然而,有些人的視神經盤凹陷先天相對較大,必須進一步的檢查及長期追蹤才能知道是否有青光眼視神經病變。

8. 視野檢查:指的是眼睛可見的範圍,是評估視神經功能很重要的檢查。在青光眼的初期,局部的視野會慢慢的喪失,到末期只剩下中央的視野,在這個階段,旁邊的物體會看不到,走路時容易踢到東西,看不到左右來車,此時千萬不要自行行駛交通工具,以免危險發生。

視野檢查需要受試者相當程度的配合與專注,目前有電腦自動視野檢查儀器,以電腦監測檢查過程是否有誤差情形發生,也能針對歷次的檢查評估疾病的進展。

9. 眼底光學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一種影像技術,可以提供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橫斷面影像並測量厚度,在青光眼的診斷及追蹤方面可以提供客觀定量的資訊,甚至可以在視野出現變化之前就偵測出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