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產生與症狀

簡單的說就是原本正常透明的水晶體變混濁,這就是白內障。水晶體位於瞳孔後方,是一個類似照相機鏡頭的構造,負責將進入眼內的光線聚焦成像在視網膜上,讓眼睛不論看遠或看近都很清楚。當水晶體逐漸變混濁而白化時,光線的透過受到阻擋,視力就會受影響,這時我們就稱為白內障。

白內障原因

水晶體是由水及蛋白質所組成的,當我們年紀逐漸老化的時候,這些蛋白質會產生變性而逐漸白化混濁,起初只有一小部分,對視力影響不大,但是隨著時間的進行,白內障會越長越厚而慢慢地影響視力,這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老年性白內障。

其他尚可因糖尿病、外傷、眼內發炎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而引起;先天性白內障則多見於家族遺傳或母親懷孕期間感染德國麻疹等疾病之幼兒。

cataract
左:正常的眼睛 & 右:有白內障的眼睛

白內障症狀

白內障初期對視力影響不大,漸漸地會越來越模糊,好像眼鏡髒髒的或是宛如看一幅映像派的畫作,有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最主要的症狀如下:

  1. 視力減退,產生白白霧霧的感覺。
  2. 夜晚駕車或閱讀時,發生炫光。
  3. 單眼雙重影像,通常發生在皮質型或膜下型的白內障患者。
  4. 顏色變的昏暗不鮮豔,閱讀時需要更強的光線。
  5. 眼睛怕光,易流淚。
  6. 核型的白內障患者,初期會有老花眼減少的現象而不用戴眼鏡,我們稱為「二次視力second sight」,通常要到很嚴重時才會覺得模糊,但此時也需要較高的手術技巧,才能克服超硬的核型白內障。
( 水晶體聚焦清晰影像於視網膜 )
cataract_2
( 白內障聚焦模糊影像於視網膜 )